这个“小丑”可不丑(故事·百姓影像)

  志愿者们在病房和小朋友互动。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早上刚过8点,太原市妇幼医院急诊室外的走廊里已经挤满了人。急诊室里,护士们来回穿梭,一旁的家长们在焦急等待。5岁的小朋友丫丫刚看到针头,就不自觉地哭了起来,妈妈在一旁怎么安抚都没用。

  就在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突然进来几个穿着怪异的“怪叔叔”,一位“怪叔叔”穿着“熊大”的衣服,对丫丫说:“别哭别哭,‘熊大’给你变个魔术!”魔术变完了,针也打完了,“怪叔叔”问她:“你想学吗?”丫丫瞪着大眼睛,羞怯又高兴地点点头,脸上犹挂着泪珠。

  用友爱的心灵去接触患者

  领头的“怪叔叔”叫陈晨,是太原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在意大利交流访问的时候,看到院方请来了一群“奇怪的人”,在医院里“又蹦又跳”,患者看见他们很高兴,还跟这群人一起互动。“第一次接触‘小丑医生’,真是觉得开了眼,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当时就想,如果我工作的地方也能有这种活动,肯定能改善医患关系。”陈晨说。“小丑医生”们通过夸张的服饰、精彩的游戏、有趣的道具,用友爱的心灵去接触患者、释放微笑。

  回国之后,陈晨在朋友圈里发出了号召,并定制了一批印有“小丑医生”的胸牌和卡通服装。买卡通服装、魔术道具,他全是自掏腰包。在山西省青年联合会的帮助下,“小丑医生”得到了迅速扩展。成立一年多来,“欢乐天使(小丑医生)山西青联志愿者联盟”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为现在的500多个人。

  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涨,志愿者队伍渐渐壮大。人越来越多,烦恼也随之而来。

  “最直接的是志愿者管理。”有一次活动,一下子很多人进病房,儿童患者没见过这阵势,当场“被吓哭了”。后来,他们商量好,每次活动最多不超过30名志愿者,而且是分拨进不同的病房区域,确保能够达到最好效果。

  最开始,他们打游击,在太原各个医院找场地“搞活动”,也并非都能受到欢迎。但太原市妇幼医院的工会主席张燕从一开始就对这个活动很有认同感,并结合妇幼医院儿童患者多的情况,主动和“小丑医生”对接开展交流活动。现在,妇幼医院是“欢乐天使(小丑医生)山西青联志愿者联盟”的活动基地之一。

  将这项事业坚持做下去

  陈晨的儿子陈桥语是个“小胖墩”,这次在化妆的时候,他在鼻子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点,在志愿者中来回蹦蹦跳跳。虽然年仅6岁,“小丑医生”的活动却一期没落。现在,陈桥语也能完全胜任“小丑医生”的角色。

  这种熏陶,同样也感染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陈晨说:“发展一年多以来,我们团队的人都用心去经营这项公益事业,虽然刚开始在注册名字、进医院交流的时候,碰到了一些不理解,但现在也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在山西医科大学医护学院一次“小丑医生”培训会上,陈晨对医护学院的志愿者说:“医护行业有句话,叫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小丑医生’就是要去帮助、安慰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

(责编:王吉全、袁勃)

本新闻转载自:人民网 | 作者:人民网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