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20年影展江湖路,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第71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以《江湖儿女》第五次冲击金棕榈的贾樟柯,再次与这份最高荣誉擦肩而过。

“都是老江湖了,拍好电影是最主要的,电影节几天时间红红火火就过去了,电影要放在那一辈子,要一百年、两百年的。”有16年戛纳参赛经验的贾樟柯,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

贾樟柯,摄影:王远宏

迄今为止,华语影坛依旧只有1993年陈凯歌导演《霸王别姬》带回的“半片”金棕榈。

1990年,20岁的贾樟柯在山西太原的一家影院看到了陈凯歌的《黄土地》,从此决定投身影坛。

但贾樟柯并不推崇《霸王别姬》,在1998年6月的一次对谈中,他曾经如此评价这部金棕榈影片:“他(陈凯歌)基本是被商业化了,现在做的东西,像《霸王别姬》,那种通俗情节剧的模式,最多只能说是一种具有一定人文色彩的商业电影。”

《霸王别姬》1993,陈凯歌

在2003年给第三届华语传媒大奖特刊写的前言中,贾樟柯再次质疑陈凯歌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的商业大片转向。

“两位导演因为角色的转化而开始否定自己原来所代表的价值。陈凯歌说拍艺术电影是自私的行为,张艺谋则热情认同好莱坞的价值。这多少让我失望,《黄土地》《秋菊打官司》过早得成为一种祭奠。”

《黄土地》+《秋菊打官司》

对于“第五代”的这种变化,贾樟柯坦言会视之为“前车之鉴”。

从第一部长片《小武》到《江湖儿女》,20年影坛生涯里,尽管中国电影市场在飞速膨胀,贾樟柯却一直坚持他的作者性。

正如他在《江湖儿女》中表达的主题,江湖变了,但仍有人在坚守。

贾樟柯的这份坚持也获得了不少回报——2006年,36岁的贾樟柯以《三峡好人》拿下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2013年,《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

尽管没有再为华语影坛带回一片金棕榈,但如贾樟柯这般持续入围“三大电影节”,作品始终保持水准,不屈服于商业和市场的导演,的确是凤毛麟角。

《三峡好人》的威尼斯金狮奖

《天注定》的戛纳最佳编剧

回首20年电影路,贾樟柯表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没人试图改变他,没有为资金、发行、灵感忧愁过。

这两年他坚持关于“人情”的叙事,并且开始转向更为注重人物塑造的创作方法。

拍完《三峡好人》的那段时间,贾樟柯曾认真考虑过转行,现在他决定留下来了。召唤他的不是奖项,而是表达的欲望。

“江湖的吸引力跟电影的吸引力一样,当你决定停下来后,其实过几天你又在路上了,都是一种冒险,都是无休无止的活动。”

《江湖儿女》拍摄片场的贾樟柯

当地时间5月11日晚,《江湖儿女》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首映。

贾樟柯携主演赵涛、廖凡一起登上红毯,迈上通往影节宫卢米埃尔厅的阶梯。

拾级而上,是戛纳给全世界电影人创造的仪式感。每一部在戛纳放映的电影,片头都会加上戛纳官方的“爬台阶”视频。

本届戛纳电影节首映红毯上的《江湖儿女》剧组

贾樟柯曾经这样形容他看到这个视频的感受:那不是荣耀的时刻,而是心酸的时刻,万众瞩目的背后有多少艰难,区区这几级台阶背后有多少麻烦事啊。

爬到最上面的时候,群星灿烂,那时候你会感觉你属于这个文化场所的一部分,你不孤独。

2018年,带着新片《江湖儿女》第五次爬上戛纳的阶梯,贾樟柯用一种轻松的心态消解掉仪式感背后的沉重:“我那时候特别饿,我就想着放完去竹园吃饭,喝个酸辣汤。”

但是感性的思绪还是在首映结束后如期而至。

两小时二十一分钟的电影放映完毕,追光投向卢米埃尔厅中心的主创,背景音乐来源于《江湖儿女》里赵涛看到飞碟的那场戏,全场起立集体鼓掌。

那是一个如看到飞碟般的梦幻时刻,贾樟柯红了眼眶。

“一个作品出生了,像给孩子办了个满月,然后这个孩子就自己好好长,他长什么样跟我们就没关系了,我们这些男男女女再生一个孩子去了。”

《江湖儿女》是一个迫不及待出生的孩子,也是一个孕育了多年的孩子。

2010年拍完《海上传奇》之后,贾樟柯就开始筹备《在清朝》。

本新闻转载自:东莞时间网 | 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新闻
更多明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