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龙:结合黔东南实际,统筹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

多彩贵州网讯 7月10日下午15点,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在发布会上,黔东南州政府副州长肖明龙回答了贵阳晚报记者的提问,记者问答如下:

贵阳晚报记者:黔东南如何统筹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肖明龙答贵阳晚报记者提问

黔东南州政府副州长肖明龙:孙志刚书记提出的产业发展“八要素”,为旅游扶贫提供了路径。我们结合黔东南实际:一是特色化选择产业。以309个传统村落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目前我州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达到1471个,其中有185个被列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4个,创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4个。

二是个性化培训村民。以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宣传营销、服务提升、食品安全等内容为重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分批次、有针对性地对旅游村寨村民开展培训,努力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多方位保障技术。围绕贵州省乡村旅游“三个标准”实施,通过会议培训、专家解读、实地指导等方式加大“三个标准”和“两间”规范宣传指导力度,编制了《贵州省乡村旅游质量等级标准通俗读本》送发给乡村旅游村寨、客栈和农家乐以及广大老百姓手中,提升系列标准的覆盖面和执行力。

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向上申报争取获得各项旅游扶贫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州、县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州级财政每年预算2000万元用于旅游扶贫;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了26个旅游扶贫项目,总投资41.73亿元,到位资金12.28亿元。

五是多方式组织推进。着力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体旅融合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云谷田园、三穗颇洞农业园、麻江蓝梦谷蓝莓园等农事感知旅游项目,培育采摘园、特色民宿等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需求,努力让绿水青山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

六是多举措产销对接。精心设计苗侗族风情体验游、山水风光游、古城古镇古村游、特色乡村游等精品旅游扶贫线路;充分利用2018央视春晚分会场等各种平台推介黔东南乡村旅游;结合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建立全球分销系统,与阿里巴巴、携程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实现黔东南1000余种旅游商品上线销售。

七是多路径利益联结。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让群众全程参与旅游发展,共享旅游“红利”;探索推行能人带户、景区带村、合作社带片区“三带”模式,大手拉小手,抱团脱贫。目前,全州农民合作社已壮大到4920家,其中乡村旅游合作401家,成立了黔东南州乡村旅游合作社联合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合作社扶贫模式。

八是多形式加强基层党建。积极推广“三变”改革、塘约经验,探索了锦屏华寨“合约管理”、丹寨“五户联保”、三穗颇洞“党社联建”、台江长滩“十户一体”、施秉望城“双超”等具有黔东南特色的党建品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本新闻转载自:多彩贵州网 | 作者:多彩贵州网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