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环卫工”40℃高温下作业 守护300万人用水

曾经,仁寿是一座缺水之城,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下雨水外下雨水外流流,,无雨吃水愁无雨吃水愁,,十年有九旱十年有九旱,用水贵如油用水贵如油”

如今,仁寿引黑龙滩水入城,后辈们念叨的打油诗变成了这样:

“天干不见干天干不见干,,有了黑龙滩有了黑龙滩,,昔日望天田昔日望天田,今天米粮川今天米粮川”

黝黑的皮肤,橘红色的救生衣,汗水浸透的脸庞,还有那摇曳的船只……7月30日,一条微博让仁寿黑龙滩的“水上环卫工”在网上火了,他们顶着40℃的高温在水面作业,一个“水上环卫工”每天要喝下十多升水。

仁寿无江无河,曾是一座缺水之城,在黑龙滩修建前,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下雨水外流,无雨吃水愁,十年有九旱,用水贵如油”。如今,仁寿引黑龙滩水入城,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还建成了城市湿地公园。水库的这一汪清水承担了仁寿县全域、眉山市中心城区、乐山市井研县近3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对于这些挑战高温极限的“水上环卫工”来说,他们知道这汪水的珍贵,因此他们每个人说得最多的是:“我们是缺过水的地方,再难也要守好这库水,只有缺过才知道珍贵。”

一人一天喝下10多升水

7月30日,成都向南50公里,仁寿县黑龙滩水库,远山如黛,近水微澜。60岁的李梦怀草帽半掩,身穿黑褐色短袖上衣,但太阳在他身上留下的黧黑肤色,竟让人难以分辨哪是袖口哪是手臂。

李梦怀和50岁的队友李书平寻找着水面上的一切漂浮物。船只摇曳在水中,反反复复左右调转,顺水漂散的玉米秆终于被打捞干净,50斤有余。李书平启动船只马达,两人继续沿湖岸前进。

本新闻转载自:中华网 | 作者:中华网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