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一对夫妻坚持捐款24年 受助人数超过500

“这个叫秦博的孩子是我最近资助的,可惜没有他的电话号码,我很想知道他的情况。”昨日上午,洛龙区63岁的王庆仁边翻看一张汇款单边告诉记者。多年来,王庆仁和爱人雷娥靠经营文印店维持生活。从1994年起,两人将部分收入用于助学和帮扶他人,目前通过捐款凭证可以查到的已超过500人,捐款金额近5万元。

王庆仁整理汇款单、捐款凭证等

“这个叫秦博的孩子是我最近资助的,可惜没有他的电话号码,我很想知道他的情况。”昨日上午,洛龙区63岁的王庆仁边翻看一张汇款单边告诉记者。

多年来,王庆仁和爱人雷娥靠经营文印店维持生活。从1994年起,两人将部分收入用于助学和帮扶他人,目前通过捐款凭证可以查到的已超过500人,捐款金额近5万元。

20年前资助的孩子,现在经常来看望夫妻俩

早在1994年,王庆仁和雷娥就向外地慈善机构捐赠过打印机等物品。两人资助的第一个孩子,是刊登在1998年《洛阳晚报》上的春蕾女童。当时,王庆仁经营的文印店刚刚经历一场意外,为此欠下了20万元的债务。“我们俩商量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帮助一个孩子。”第二天,王庆仁找到市妇联,负担了这个女孩3年共计480元的学杂费。

不久,王庆仁接到了女孩寄来的感谢信,了解对方家中的实际情况后,他又将女孩的姐姐安排到自己的文印店上班,女孩的姐姐一待就是9年。如今,两个女孩均已成家,经常来洛阳看望王庆仁夫妻。

“王叔叔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了大忙,是我家的恩人。”昨日下午,王庆仁当年资助过的女孩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看到求助信息就捐款,家中的手提袋里装满了汇款单等

在王庆仁的手机里,保存着不少求助类信息的电视画面截图,“节目信息一闪而过,我就先拍照记录,再向公布的账号汇款。”王庆仁说,报纸和网络上的求助类新闻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广播方面常年固定听《中国之声》,新闻报道哪里有孩子需要帮助,夫妻俩就会捐款到哪里。由于文印店收入不固定,碰到效益好的月,夫妻俩就多捐点儿,碰到效益不好的月,他们就少捐点儿或先拿出一部分攒到下个月捐款。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临溪镇小学,1000元;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黑嘴尔小学,1000元……王庆仁家里有一个手提袋,里面装满了邮局汇款单、银行转账单、慈善部门开具的捐款凭证和受捐孩子寄来的感谢卡。

“他去邮局的次数多了,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一见他就知道他又要捐款。”雷娥说,上月,王庆仁刚给重庆市石柱县王场镇小学秦博等10个孩子的统一账号汇款1000元,之后又寄去了一封信询问情况,考虑如果有需要就继续帮助。由于这些信息来源于网络,没有电话号码,一直没有得到回音。“我挺着急的,正在想办法和对方联系。”王庆仁说。

难忘当年的苦日子,用实际行动教育后辈“与人为善”

王庆仁和雷娥的老家都在农村,年轻的时候,他们在镇办企业上班,干的都是体力活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曾经的苦日子,我们铭记于心,我们对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农村的苦孩子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在生活好了一些,就想尽己所能帮助别人。”王庆仁说。

正因为如此,除了捐资助学,遇到有关重病、受灾的求助,夫妻俩也会施以援手。今年5月,本报曾报道一名17岁高中生韩东海身患白血病需要救助的事,王庆仁看到后,加了韩东海父亲的微信号并捐款300元;他还向广西的慈善机构汇款2700元用于购买300本《新华字典》,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其实,很多时候,夫妻俩直接给受助者现金,没有收据,也有时候他们捐完钱后把收据随手丢弃了,因此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两人也说不清楚。昨日,记者大致统计现有捐款凭证上的金额,加起来已近5万元,受助人数超过500。

受夫妻俩的影响,他们的两个儿子也经常帮助别人。王庆仁说,他和爱人打算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等到孙子再长大一些,让他看看这些捐款凭证,用实际行动教育他“与人为善”的道理,教育他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搭把手。(洛阳晚报记者 李岚 通讯员 王书敏/文 记者 李卫超/图)

本新闻转载自:洛阳网 | 作者:洛阳网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