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国内医药公司,港股何故将A股甩到 长江 ?

红色的代表香港指数的17年涨了接近60%,黄色的代表内地的则是平的。在下面的表里,我们取了各自指数里11个权重股,香港内地股中有3个2017年来涨幅超过100%,A股中一个都没有,差异同样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

剔除各自几个高估值的个股,两地的估值差异不明显,香港的估值总体上只是低一点点。

香港市场整体表现好?但相对差距也没那么大

再上图表(恒指和上证比较图):

核心因素:香港上市的医药股整体实力强

在2017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前20位中,剔除国药、复星、上海医药等两地上市或两地都有上市子公司的集团外,A股对应的公司是2家,香港对应的是4家,香港上市的中国优质化学、生物制剂标的更多,诸如:中国生物制药(1177.HK旗下的正大天晴位列医药工业百强第15位)、石药集团(1093.HK)、三生制药(1530.HK)、东阳光药 (1558.HK)等。发一个中钟前段时间做的统计图表给大家看看。

或有机构在下大棋:三五年内医药行业完成大整合

优质标的可以享受溢价,至于溢价多少要看优质的程度。在国家推行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优先审评及医院招标“一品两规四剂”等政策下,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研制走在前面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短期来看,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几家表现抢眼的港股不断有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进入优先审评名单、拿到创新药批件等的利好刺激;长期来看,或许还隐含着在国家医药新政之下、中国医药行业必然进行一场猛烈的洗牌的更深层的因素,未来,中国医药行业或许也像美国那样,留下几家超大规模的医药集团和一些小的创新型企业。如果这样的预期成立,不排除大机构在下一盘大棋,千亿市值的中国医药公司对外资来说太小了,战略上就是买、买、买。

中国生物制药在17年12月6日公布替诺福韦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消息后,股价从10元一路稳步上涨到4日的14、14元,而一致性评价大赢家——A股的华海药业(首批通过的17个品规中公司占了9个),消息公布当天冲高回落,目前的股价基本上回到了消息公布前。这说明A股的投机氛围更浓、投资者更没有耐心。

总结一下:如果看好中国医药行业整合的未来,香港的内地医药股还有上涨的空间。那样的话,会不会出现去年的地产板块那样的情形,香港市场引领A股市场呢?

本新闻转载自:凤凰财经 | 作者:凤凰财经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