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搬了留下念想 巴中老房子变身村史馆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墙上挂满群众捐赠的各种传统农具。

本报记者 侯冲 庞峰伟 文/图

“462人次,新纪录!”6月22日18时,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村史馆内依然热闹,村党支部书记焦国刚扯着嗓子报出参观人次数字。毕竟才建成3个月啊!

去年,龙台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全面完工,以前的老房子复垦成耕地,曾经的自然村落“消失”了。但很多村民又觉得一切还在,乡愁未减,“建在聚居点的村史馆,把乡村的根留住了。”

一场在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建设村史馆的试验正在大巴山深处悄然进行。为什么要建村史馆?该怎么建?建好后怎么管理?……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近日深入巴中市4个区县的11个村展开了调查。

平昌县白衣镇长岭村村民捐给村史馆的一辆老式自行车。

村子搬了,留下念想,将老农具、红色文物、民间艺术集中展示

“老李,倔得很!”指着一把带着泥土的锄头,焦国刚回忆起动员贫困户李家俊搬迁的事。

年近60岁的李家俊原先住在半山腰,守着几亩薄地熬日子。“死也要死在这里!”面对动员搬迁的村干部,李家俊最初很抵触。“他总觉得,老房子没了,魂就没了。”焦国刚说,不少贫困群众想搬新房,但为了“留念想”不愿拆旧房。

如何让搬迁户打开心结?村史馆成了最好的钥匙。当得知自己用了几十年的锄头、镰刀,能放进村史馆展览时,李家俊逐渐接受了“建新拆旧”的现实。

龙台村村史馆以村委会闲置房屋改造而成,馆内陈设朴素,锄头、风箱、犁头、锤子等农具错落有致摆放。展厅墙上,是图文展示的村落沿革、名人乡贤、古迹遗址、新村新貌。

“如果没有村史馆,再过几十年,谁还记得曾经的村子和历史呢?”焦国刚认为,村史馆延续了这个有上百年历史村子的生命,让它不至于隔断。

龙台村的“农耕文化”、金碑村的“茶文化”、鹦哥嘴村的“红军文化”、火花村的“根雕文化”……记者走访的11个村,每个村史馆各有特色。

通江县民胜镇鹦哥嘴村村史馆陈列了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打草鞋的圆齿耙子。“还没我的时候,父母就用这个耙子给红军打了几百双草鞋。”77岁的捐赠村民罗太秀说,每一双草鞋红军都给了报酬,“希望后人看到这只耙子,能忆苦思甜,珍惜现在。”建村史馆,不少散落在村民家中的红色文物得以收集起来,面向公众展示。

“巴中皮影,民间称‘皮鞑鞑戏’‘皮影儿戏’或‘灯影儿’。”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村史馆里,当地新乡贤、皮影艺人张道阳领着来访者参观。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几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兴致来了,张道阳随手拿起展示的皮影表演起来。生动的皮影造型、乡土味十足的唱词、活灵活现的表演……场馆不大,人不多,但大家都沉醉在传统艺术的魅力中。“如果没有村史馆,村民想看到皮影表演可不容易。”书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感叹。

张道阳还经常在村史馆与村民“摆龙门阵”,讲山乡里的德孝故事。几次下来,村民王大军受到触动,改变了对老母亲的冷漠态度。

“村史馆虽小,价值却大。”在平昌县白衣镇长岭村第一书记赵治坚眼里,村史馆就像一块磁铁,有意想不到的吸引力。

春节时,长岭村村史馆里的几张新老照片,让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靳东差点流泪:一张是20多年前,破旧的村小学里,他的几个小学同学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另一张是如今的村庄,村道宽敞,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上课。“这两年家乡各方面发展都快,赚钱的机会多了。”从受触动到行动,靳东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养土鸡、种柑橘,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广播网 | 作者:中国广播网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