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平昌发现清代民居 距今有上百年历史

四川新闻网巴中7月12日讯(记者 李桃)近日,记者从平昌县文物局获悉,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在平昌县土兴镇宇皇村9组被发现,该民居修建于清道光丁未年(1847年),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据平昌县文物局工作人员杨姗介绍,在今年6月,因修缮老家房屋的需要,平昌一市民找到县文物局,请其对房屋价值做判断。“后来我们到达土兴镇宇皇村9组,发现该民居确实看起来比较有历史感。随后我们通过民居中柱联上面的纪年、相关资料,以及民居修建者后人的证实,最终确定出修建年份。”

据悉,该民居坐东北向西南,由平昌县文化名人、清咸丰中进士王纪的父亲在道光丁未年(1847年)进行修建,整体占地面积为797.65平方米,宽30.1米,进深26.5米。“从王氏后裔对我们的的描述中得知,这处民居原为四合院布局,先设有踏道、山门,后毁于文革时期,现仅存正房和左右厢房。”杨姗向记者说到。

据介绍,该民居整体为穿斗结构,板壁花窗,青瓦屋面,悬山顶。设回廊。正房中有供堂,供堂中挂有“务本堂”牌匾,左右立有石柱,分别刻有“道光丁未孟春三月甲辰,劳志苦筋造成广厦,培齐王希洽制句”和“小心大度学为好人,长男王纪谨识”文字。左右有厢房。中为青石院坝。

据了解,近年来平昌县相继发现清代碗墓、清代传统民居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意义的古建筑。对此,平昌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古建筑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因此将联合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做好保护,防止其被破坏。(图由平昌县文物局提供)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新闻.. | 作者:中国新闻..
点击阅读原文